译文
竹篱茅屋盖在溪水畔,春天到来时,山村里漫山遍野都是鲜花。
太平盛世没有一定的标志,炊烟升起之处都是农家。
春雨蒙蒙中听见鸡鸣犬吠,人生一世在哪里不是生活呢。
只要放宽盐禁,使百姓生活好起来,他们就不会带着刀剑出去贩盐,愿意在家乡辛勤耕种了。
如今人们生活困顿,七十岁的老人还腰插镰刀去山里割竹笋和蕨菜充饥。
人们不是因为听韶乐忘了饭菜的滋味,而是山中百姓无盐下锅。
拄着手杖带上饭食匆匆出门去了,把借来的青苗贷款转手就花给了官家。
农民一年当中有大半年在城里赌钱消遣,跟在大人身后的小孩儿反倒学会了城里
参考资料:完善
苏轼,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汉族,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与父苏洵、弟苏辙三人并称“三苏”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与韩愈、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作品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《潇湘竹石图卷》《古木怪石图卷》等。 3785篇诗文 4819条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