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蕊香·向晓雪花呈瑞
晏殊〔宋代〕
向晓雪花呈瑞。飞遍玉城瑶砌。何人剪碎天边桂。散作瑶田琼蕊。
萧娘敛尽双蛾翠。回香袂。今朝有酒今朝醉。遮莫更长无睡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拂晓时分,雪花纷纷扬扬带来祥瑞之兆。雪花飞遍了如美玉雕琢的城郭、似美玉铺就的台阶。是谁把那天边的月桂剪碎,撒落下来化作这如美玉田地中绽放的琼花玉蕊。
美人萧娘皱起的双眉已完全舒展,收回挥舞的衣袖。她秉持着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的豁达态度,管它夜有多长、无法入眠呢。
注释
呈瑞:呈祥。
瑶砌:用玉砌造或装饰的台阶、地面、墙璧等。
琼蕊:美称白色的花。
双蛾:指美女的两眉。
简析
词的上阕写向晓时分雪花飘落,似有人剪碎天边桂树,化作如美玉般的雪,营造出奇幻美丽的雪景;下阕刻画萧娘收起双眉、挥动衣袖的姿态,借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表达及时行乐之思,“遮莫更长无睡”更显豁达,不惧长夜难眠。全词景中含情,情景交融,具有盎然的诗意。
晏殊
晏殊【yàn shū】(991-1055)字同叔,著名词人、诗人、散文家,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(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,位于香楠峰下,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),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。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(1038-1110),在当时北宋词坛上,被称为“大晏”和“小晏”。 385篇诗文 302条名句
西河·金陵怀古
周邦彦〔宋代〕
佳丽地,南朝盛事谁记。山围故国绕清江,髻鬟对起。怒涛寂寞打孤城,风樯遥度天际。
断崖树、犹倒倚,莫愁艇子曾系。空余旧迹郁苍苍,雾沉半垒。夜深月过女墙来,伤心东望淮水。
酒旗戏鼓甚处市?想依稀、王谢邻里,燕子不知何世,入寻常、巷陌人家,相对如说兴亡,斜阳里。
方山子传
苏轼〔宋代〕
方山子,光、黄间隐人也。少时慕朱家、郭解为人,闾里之侠皆宗之。稍壮,折节读书,欲以此驰骋当世,然终不遇。晚乃遁于光、黄间,曰岐亭。庵居蔬食,不与世相闻;弃车马,毁冠服,徒步往来山中,人莫识也。见其所著帽,方耸而高,曰:“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?”因谓之方山子。
余谪居于黄,过岐亭,适见焉。曰:“呜呼!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,何为而在此?”方山子亦矍然,问余所以至此者,余告之故。俯而不答,仰而笑,呼余宿其家。环堵萧然,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。
余既耸然异之,独念方山子少时,使酒好剑,用财如粪土。前十有九年,余在岐山,见方山子从两骑,挟二矢,游西山。鹊起于前,使骑逐而射之,不获。方山子怒马独出,一发得之。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,自谓一世豪士。今几日耳,精悍之色,犹见于眉间,而岂山中之人哉?
然方山子世有勋阀,当得官。使从事于其间,今已显闻。而其家在洛阳,园宅壮丽,与公侯等。河北有田,岁得帛千匹,亦足以富乐。皆弃不取,独来穷山中,此岂无得而然哉?
余闻光、黄间多异人,往往佯狂垢污,不可得而见,方山子傥见之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