汴京纪事二十首·其十六
刘子翚〔宋代〕
盘石曾闻受国封,承恩不与幸臣同。
时危运作高城砲,犹解捐躯立战功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听说艮岳里盘山的石头曾经受到国家赏封,受到的恩赐跟得宠的臣子不一样。
金人进攻汴京时,人们把它们做成炮石进攻金兵,它们也为保卫汴京立下战功。
注释
幸臣:得宠的臣子。
砲:“炮”的异体字。
简析
《汴京纪事二十首·其十六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前两句赋予这些石头以特殊的文化意义,它们与得宠臣子所受恩赐“不同”;后两句即揭示这些石头为什么得到嘉奖的原因,它们是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英勇角色,在保卫国家中做出了贡献。全诗展现了艮岳盘山石头的独特“经历”与贡献,体现出古代人民对自然之物善于利用,更彰显了他们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团结与智慧。
刘子翚
刘子翚(huī)(1101~1147)宋代理学家。字彦冲,一作彦仲,号屏山,又号病翁,学者称屏山先生。建州崇安(今属福建)人,刘韐子,刘子羽弟。以荫补承务郎,通判兴化军,因疾辞归武夷山,专事讲学,邃于《周易》,朱熹尝从其学。著有《屏山集》。 741篇诗文 18条名句
清平乐·图书一室
周晋〔宋代〕
图书一室。香暖垂帘密。花满翠壶熏研席。睡觉满窗晴日。
手寒不了残棋。篝香细勘唐碑。无酒无诗情绪,欲梅欲雪天时。
答司马谏议书
王安石〔宋代〕
某启:昨日蒙教,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,而议事每不合,所操之术多异故也。虽欲强聒,终必不蒙见察,故略上报,不复一一自辨。重念蒙君实视遇厚,于反覆不宜卤莽,故今具道所以,冀君实或见恕也。
盖儒者所争,尤在于名实,名实已明,而天下之理得矣。今君实所以见教者,以为侵官、生事、征利、拒谏,以致天下怨谤也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,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,以授之于有司,不为侵官;举先王之政,以兴利除弊,不为生事;为天下理财,不为征利;辟邪说,难壬人,不为拒谏。至于怨诽之多,则固前知其如此也。
人习于苟且非一日,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、同俗自媚于众为善,上乃欲变此,而某不量敌之众寡,欲出力助上以抗之,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?盘庚之迁,胥怨者民也,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;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,度义而后动,是而不见可悔故也。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,未能助上大有为,以膏泽斯民,则某知罪矣;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,守前所为而已,则非某之所敢知。
无由会晤,不任区区向往之至!
念奴娇·登多景楼
陈亮〔宋代〕
危楼还望,叹此意、今古几人曾会?鬼设神施,浑认作、天限南疆北界。一水横陈,连岗三面,做出争雄势。六朝何事,只成门户私计!
因笑王谢诸人,登高怀远,也学英雄涕。凭却长江,管不到、河洛腥膻无际。正好长驱,不须反顾,寻取中流誓。小儿破贼,势成宁问强对!(强对 一作:疆场)